共享员工依法规范才能愿景可期

发布时间:2020-04-12    来源:法制日报--法制网    浏览:

张智全

只有及时依法规范,才能确保这种用工模式在有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,最大程度帮助更多困难企业结伴前行,共渡疫情难关,并有可期的发展愿景。

在新冠肺炎疫情中,共享员工这种新型用工模式悄然兴起。“新华视点”记者调查发现,最早招收共享员工的是在线零售行业,之后逐渐推广至物流、制造业等行业。共享员工是疫情之下的权宜之举,还是未来社会发展趋势?共享员工在因“疫”而生备受青睐的同时,也因其存在的诸多法律风险,引发了广泛关注(3月3日《新快报》)。

所谓共享员工,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以借用或外派方式实现劳动力的流动,以此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灵活用工方式。共享员工是不少企业在疫情期间不得已的选择,但也不失为灵活用工方式的创新。相信疫情过后,这种用工方式在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的行业仍会前景可期。

与一个员工供职一家企业的传统用工方式相比,共享员工不仅可以将企业的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,也可以给员工提供多元化工作机会,有助于实现“企业得实惠、员工增收入、社会保供应”的三赢局面。尤其是在当前疫情还未出现拐点的现实情况下,共享员工更是承担了一份沉甸甸的战“疫”重任,值得复制和推广。
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任何新生事物都具有两面性,共享员工亦不例外。特别是其中存在的诸多法律风险问题,如不及时解决,就可能会让这种用工模式失于规范,相关职能部门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。

从法理逻辑上分析,共享员工用工模式的法律风险主要在于劳务关系的认定。由于共享员工属于跨企业就业,其劳动法律关系涉及两个甚至更多的不同企业,员工在劳动期间发生薪酬待遇、工伤保险等劳动争议后,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风险责任的承担究竟如何认定,显然不能直接套用员工与原派工企业的劳动合同关系。如果企业间相互达成了协议,问题解决起来则相对简单;反之,则不可避免地出现纷争,让问题的解决复杂化。同时,法律对这种劳务关系的认定不明确,也可能让部分企业借共享员工之名而行非法劳务派遣之实,导致员工的合法权益受损。针对这些问题,若不及时予以规范,那么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,都会对这种用工模式心存忧虑而产生抵触情绪,不仅难以实现各方互利共赢的目的,反而还有可能让这种用工模式步入剑走偏锋的困境。

故此,要确保共享员工这种用工模式规范运行并有可期的发展愿景,就必须未雨绸缪地对其依法规范。司法机关、劳动主管部门、行业协会等职能部门,应及时给出法律适用指导意见,指导企业与员工以及企业间签订好相关协议,详细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、风险责任承担,尽量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,消除各方的后顾之忧。

总之,共享员工用工模式有着诸多积极的现实意义,但也需要正视其存在的法律风险。只有及时依法规范,才能确保这种用工模式在有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,最大程度帮助更多困难企业结伴前行,共渡难关,并有可期的发展愿景。



扫一扫,用手机访问